当前位置:凉山州网首页 > 凉山资讯 > 凉山生活 >  凉山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凉山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编辑:凉山州网(www.liangshanzhou.com)  时间:2016-11-02 22:10:31 浏览:   【】【】【

凉山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2月10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长 罗凉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保持定力、克难奋进,全州经济社会平稳向好发展

2014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艰难的一年,多种矛盾交织、多重困难叠加。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州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主动适应新常态,沉着应对新挑战,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全力以赴稳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4.3亿元,增长8.5%,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10.6%、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5.9亿元,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2亿元,增长12.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2.3亿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64元,分别增长8.8%、12.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三大片区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两大类区”统筹发展,西昌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加大力度调结构。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9.3:52.7:28。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132项,获授权专利270项;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引进高层次专家123名;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户、省创新型企业5户,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2%。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078万千瓦、冷轧产能210万吨、高精度稀土抛光粉产能2000吨。会理入选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优质烤烟综合标准化示范州”,新增国省名优农产品品牌13个,统一使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产品1212个;新增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5户,新增农民合作组织699个、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7个,培育家庭农场6591个。启动“全省服务业示范市州”建设,组织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50个,新增限额以上企业29户;新创建国家3A级景区5个、2A级景区3个,全州接待游客316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9亿元,分别增长10.5%、36.7%;各项存款余额1386.7亿元、贷款余额655.4亿元,分别增长9%、13.9%;保费收入22.3亿元、证券交易量478.6亿元,分别增长15.7%、37.1%;“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等工程全面启动,淘宝特色凉山馆即将开馆;彝族服饰产业创意园区列为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户企业列为第四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攻坚克难促改革。州级行政审批事项精减了88%,市场主体新增2.98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750亿元,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57%。设立国企改革创新专项发展资金,重点州属国企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州商行、州农信社改制积极推进。依法流转土地37.8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72.4%。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县级以下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以药补医。“单独两孩”政策全面落实。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成功举办“北京·凉山成就展”等重大活动,全面展示了凉山改革开放新形象。国际产业、区域、银政企等合作不断深化,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企业、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利用“西博会”“友好合作凉山行”等平台,新签约项目99个、协议引资798.8亿元,履约项目203个、到位州外资金465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263万美元。

坚定不移破瓶颈。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及重点公路859.5公里,建成农村公路2008.5公里、路侧护栏1073.5公里、县乡客运站29个,成昆铁路凉山段扩能工程开工建设,泸黄高速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西香高速公路项目抓紧招商。新增有效灌面5.3万亩、节水灌面5.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2平方公里。木里水洛50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完成有线电视模数转换改造6.9万户。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45个村、4个镇和宁南县城成功创建省环境优美示范单位。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下决心淘汰了攀钢西昌新钢业等22户企业落后产能,督促攀钢西昌钢钒公司建成投运烧结烟气脱硫项目,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8户,建成垃圾填埋场4个、污水处理厂(站)4个,基本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年度控制任务。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国有公益林管护3385.1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63.5万亩,完成营造林95.7万亩,建成退牧还草围栏231万亩。邛海湿地公园晋级国家湿地公园,全国最大的城市生态保护湿地全面建成。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24处、中小型排危除险项目10处,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2起,实现人员零伤亡。

强化保障惠民生。在财政增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财政民生支出稳步增长。筹集资金124.7亿元办结省19件、州10件民生实事,完成“十项民生工程”年度任务。安排38.9亿元实施大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木里藏区“六项民生计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减少贫困人口9.7万人。解决了22.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17.2万无电群众的用电问题。建成安宁河谷地区新村281个、彝家新寨210个、藏区新居48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24055套,基本建成2655套、竣工7582套,改造农村危房3.3万户。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13.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4.6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劳务开发“双百”工程任务。社会保障提标扩面,社会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65万名城乡低保“五保”对象、2.6万名孤儿及特殊困难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惠农保”试点覆盖291万人。搬迁安置移民955人,兑现后期扶持直补金9421.6万元。盐源地震、喜德特大洪灾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越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扎实推进。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招收彝区、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4808名,组建凉山工业职教集团,全州中小学D级危房全部拆除。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74.2万人,法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次实现零报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启动实施,泸沽湖“摩梭家园”建设和保护工程有序推进,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级19项,民族歌剧《彝红》荣获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二等奖,新增社区书屋211个,西昌公交场所实现彝汉双语播报全覆盖。成功举办2014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我州体育代表团在第十二届省运会、第十四届省民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创新治理促和谐。依法治州深入推进,平安凉山建设不断深化,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办结重大疑难信访积案和挂牌督办案件1163件,重点矛盾纠纷化解率达72%。破获刑事案件3109件,命案侦破率达94%;查处治安案件1.67万件,查处率提高6.3%;“绿色家园”建设稳步推进,禁毒和打拐工作名列全省前茅,西昌戒毒康复中心被评为“全国爱民模范先进集体”。“1234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全面开通,凉山驻北京农民工法律援助站、驻浙江农民工工作服务站挂牌运行。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全省“双拥模范州”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宗教工作取得新成绩。建立了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形成了覆盖到村(社区)的监管网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5%、14.9%。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拓展深化,西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顺利推进,盐源泸沽湖镇喇次尔丁家庭、美姑巴普镇吉觉尔乌家庭分别当选全国、全省“最美家庭”,西昌“开水爷爷”施永清荣登“中国好人榜”。

动真碰硬转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十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案件,正风肃纪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清理处置违规公务用车、超标办公用房、“吃空饷”人员,预算单位公务卡实现基本覆盖,全州“三公”经费支出同口径下降21.6%。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建成投用,州政府会议、文件分别减少25.7%、14.5%,州政府门户网站在全国地市级绩效评估中位列第六,州长公开电话受理群众有效诉求2704件、办结率达100%。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团结稳定和谐的局面值得倍加珍惜。这是全州上下奋发努力、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中央和省驻州单位,向人民解放军驻州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凉山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州经济发展仍然处在十分困难的时期,长期积累的矛盾和短期市场低迷所带来的困难问题叠加,增大了发展的压力。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工业高增长、低效益,服务业增速慢、占比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投资增长乏力,大规模、高强度的投资高峰期已经结束,新的投资接续还未形成;要素瓶颈制约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民间借贷潜在风险增加;节能减排压力大,环境保护任务重。同时,在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方面,有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四风”问题、“庸懒散浮拖”现象仍然存在,反腐倡廉、法治政府建设还需下大力气。我们将直面问题、正视不足,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各项工作。

二、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推动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要有定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要有耐力经受结构调整的阵痛。在发展速度上,必须适应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在发展方式上,必须加快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在发展动力上,必须加快由要素驱动、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综合考虑,我们要科学合理确定今年各项预期目标,保持适度快于全国、全省的增速,既为同步全面小康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又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预留空间。同时,建议根据我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对按高速增长安排的“十二五”部分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适度调整,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由15%调为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由14.1%调为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由25%调为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由15%调为13.5%,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85%调为80%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各项决策部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深入实施“三大片区发展战略”,着力资源转化、产业支撑,投资拉动、扩大内需,改革攻坚、保障民生,促进全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全域凉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亿元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

需要报告的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创新了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对经济增长实行区间调控,根据年初提出的预期目标,明确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实行区间管理,这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更有利于稳定市场和社会预期。我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是一个区间值、一个弹性指标。我们既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增速滑出下限,又要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努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稳定经济增长。

切实稳定投资规模。围绕国家政策支持抓投资,主动对接生态环保、水利、交通、能源等7大重点投向,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盘子,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实施一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项目。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抓投资,突出抓好省州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一批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形成投资骨干支撑。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抓投资,集中力量推进交通、水利、城镇、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项目。围绕民生改善抓投资,突出抓好扶贫开发、社会事业、住房保障、生态环保等民生项目。优化签约项目协调服务,加强跟踪督查,促进项目落地。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着力破解要素瓶颈。坚持把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交通大会战,努力完成三年攻坚任务,实现西昌到每个县均有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加快推进“七高五铁”等大通道项目,全面开工建设34个国省干线项目,建成农村公路1600公里,新建改造县级汽车客运站6个、乡镇客运站18个,启动实施《凉山港总体规划》、建成2个作业区,抓好38个农村渡口和桥梁项目建设。优化金融业发展布局,加强银政企融资对接,落实金融授信,稳定融资增量,优化融资结构,促进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争全年新增贷款70亿元以上。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融资信息网络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健全重点项目用地计划梯度保障机制,充分用好国土资源部“十九条”支持政策,有效破解项目用地难题。

更加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支持政策、社会化服务、信用评价、统计监测体系,强化支持服务,解决实际困难,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推进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依法持证规范经营。通过投资补助、股权基金投入、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积极探索公私合作、特许经营等模式,落实“五个一律”要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释放民间投资潜力。

(二)强力推进转型升级。

以创新驱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政策,创新战略资源开发模式,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建立钒钛、稀土、有色等重点产业联盟,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组建凉山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继续面向全球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5个,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30%以上,带动实现产值100亿元。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2个全省高端成长型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推进乌东德、白鹤滩、卡拉、杨房沟4个大型水电站和一批中小水电、风电、光电项目,新增新能源装机100万千瓦以上。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推动冶金矿冶、金属材料、铸材建材等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施“1286”产业园区培育计划,抓好西昌临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布局优化、提档升级。加强企业培育,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恢复生产,降本增效,开拓市场;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户、省创新型企业5户,培育百亿企业1户、50亿企业2户、10亿企业3户。

以品牌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力争新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以上、省著名商标2个以上,培育国省名优农产品品牌5个以上。支持宁南世界优质茧丝、会东全国优质烤烟和华山松大县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继续抓好省级现代农业、畜牧业、林业重点县、产业强县和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收购烟叶271.1万担,生产蚕茧51万担、马铃薯鲜薯360万吨、特色水果121万吨、优质蔬菜261万吨、肉类46万吨,建设以核桃、油橄榄为重点的木本油料产业基地65万亩。继续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确保产粮210万吨以上。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力争新增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户、农民合作组织50个。加快推进大桥水库灌区二期、盐源龙塘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德昌和平水库等骨干水利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新增有效灌面5.2万亩、节水灌面5.8万亩,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55.9万亩,新增耕地1.4万亩,建设沼气池2万口、机耕道500公里。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农业补贴制度,强化金融支农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以新兴先导型产业引领服务业转型升级。制定完善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推进方案。突出抓好渝川大宗商品交易电子商务中心、大凉山电子商务功能园区、淘宝特色凉山馆等电商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工程,推动“大凉山”名优品牌产品全球交易,力争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0亿元以上。积极推动西昌现代物流园区和电商物流分拨中心建设,加快重点县市供应链及农产品物流一体化进程,推进物流业主辅分离工作。支持西昌建设全省金融次级中心和全州服务业核心城市,抓好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商圈、商贸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农村商业发展,引导支持企业加快建设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直营连锁、加盟连锁和特许经营。大力发展康养产业,规划建设安宁河谷康养产业带。全面实施A级景区创建提升计划,突出抓好邛海-泸山、泸沽湖、灵山创国家5A级景区和会理古城、雷波马湖、越西文昌故里创国家4A级景区工作,支持各县市分别创建1个以上国家2A或3A级景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中高端旅游产品,搭建旅游营销平台,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实现旅游总收入250亿元以上。高水平举办第七届彝族国际火把节,大力支持彝族服饰产业发展,精心实施一批民俗村寨项目,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把凉山打造成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核心节点。顺应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加快培育六大消费热点,落实城乡居民增收政策,执行带薪休假制度,全面释放消费潜力。

(三)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优化对外开放空间格局。紧扣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快推进与11个国家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依托成昆铁路扩能工程等大通道项目实施,加快布局建设融入东盟自贸区的经济走廊。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强成凉、攀凉、川滇黔12市州等区域合作和厅局州、银政企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锁定重点、集群承接,沿链引进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农业等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修订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精准招商和小分队招商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层面招商平台,积极引进更多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力争到位州外资金330亿元。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培育3户进出口额跨千万美元的本土企业,加快建设西昌铁路口岸和一批外向型产业园区,推进全方位、多元化对外经济合作,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000万美元以上。

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完善规划、政策、机制,统筹“三大片区”差异化发展,推进“两大类区”梯次化发展,支持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促进西昌、德昌、冕宁同城化和会理、会东、宁南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安宁河谷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区、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大凉山彝区“三化”联动、协调发展创新区,木里藏区生态文明、长治久安示范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交通为纽带,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干线路,畅通瓶颈路,提升道路等级,加快构建以西昌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推进产业发展互补互促,根据功能定位,优化区域分工和钒钛、稀土、有色等产业布局,严禁新上同构性、同质化项目,促进矿产、农业、旅游等资源整合开发和产业抱团发展。推进资源要素对接对流,促进彝区、藏区的政策优势与安宁河谷地区的产业优势互补互用、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抓好东西河飞播林区、邛海集水区、安宁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优化城乡一体空间格局。突出人的核心地位,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完成2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3个镇、15个村的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执行的监督问责,促进规划落地。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桥水库库水入昌等城镇饮用水工程,加大交通拥堵、水电供应不足等城市病治理力度,补齐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科学布局建设学校、医院、绿地、公园等公共配套设施。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1.9万套、续建3万套,为农民工提供公租房113套。抓好31个省州级试点镇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旅游旺镇和生态靓镇。加强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发展有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的城镇、村寨。加强城镇管理,深入开展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建成安宁河谷地区新村316个、彝家新寨159个、藏区新居25个,抓好农村危房改造。

优化生态环境空间格局。深入推进生态州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2.7万亩,完成营造林75万亩,建设退牧还草围栏289万亩,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机制。抓好邛海、泸沽湖国家良好型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国际重要湿地。抓好水电库区、矿山开发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完成11条中小河流和2段重要支流治理。实施10处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3处中小型排危除险、100户农户避险搬迁安置项目。严格实施新《环保法》。坚定不移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淘汰2户企业落后产能,严禁新上“两高一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确保完成年度和“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重点区域、流域环境风险评估,加大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加强重点企业“三废”排放监管,狠抓污染企业挂牌整治,建立环保“黑名单”制度,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污泥、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县城全覆盖,着力消除城镇“黑臭河”。扎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引导环保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快培育和发展环保市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四)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坚持区域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力争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0.6万人。深入实施乌蒙山片区、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扎实抓好大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木里藏区“六项民生计划”,支持安宁河谷地区贫困“插花村”扶贫开发。深化与浙江、珠海的东西扶贫协作,做好国家机关、企业定点扶贫协调服务。继续开展州内“4+5”对口帮扶活动,强化部门帮扶,向所有贫困村派驻工作队,“一对一”实施帮扶。大力支持社会扶贫,切实抓好移民扶贫,引导群众自强脱贫。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监管,强化考核,增强实效。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实施一批群众急需急盼的普惠性民生项目,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提高到67%以上。继续抓好“十项民生工程”。办好省上安排的20件民生大事,解决好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对行政村公共服务给予经费补助。抓好越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持续推进“惠农保”试点工作。强化民生价格成本监审,抓好粮食、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物资供应,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努力提供良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抓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失地无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1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0亿元。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全覆盖,加强城乡各项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新增“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和孤儿集中供养床位1.2万张,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水平。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兴办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规划建设一批社会养老项目,全面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政策,为7万名以上城乡三类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西昌、德昌两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深入实施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彝区、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招收学生4700名。新建改建普通高中薄弱学校3所、公办幼儿园45所,抓好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完成学校光环境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州民中高中部项目,加快建设西昌教育园区,启动建设四川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抓紧筹建高职院校,支持西昌学院建设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积极支持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办学。全面落实“六长”责任制,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3%以内。严格执行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加强师资力量、师德师风建设,增强队伍活力。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疾控工作,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完善妇幼卫生三级网络,确保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稳步下降,住院分娩率提高到80%以上。抓好30个州重点专科(学科)、冕宁和盐源2个县级区域医疗中心、布拖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中心建设,力争7个县级疾控中心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稳步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居民健康卡发行试点,扩大社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落实12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0%以上。加大新农合资金和民营医院的监管力度。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抓好人口文化阵地建设,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免费开放5个博物馆和纪念馆、14个公共图书馆、18个公共文化馆、60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州广播电视台彝语译制中心、州博物馆等项目,抓好泸沽湖“摩梭家园”建设和保护工作。鼓励全社会创作文艺精品,支持拍摄《彝海结盟》电视剧。创新非遗保护方式,设立州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抓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三批州级非遗传承人申报评审工作。实施州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全域覆盖、1788个行政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实现县城和重点乡镇4G网络全覆盖。办好2015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全州首届广场舞大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努力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做好重大课题研究,加强衔接,优化布局,构建定位清晰、功能明确、协调合理的发展格局。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州”。统筹抓好档案、保密、台湾事务、供销工作,推动气象、人防、邮政等事业健康发展,扎实做好残疾人、地方志、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三、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清理优化行政权力目录,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违法惩处、失信惩戒力度,推动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水权制度等改革。落实国企改革部署,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职级待遇和业务支出;对国企实施功能性、竞争性分类监管考核,优化国资监管体制,探索组建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公司,稳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农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州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州商行跨区域经营,支持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编制执行,合理划分州与县市财力、支出责任,推进专项资金管理改革,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推动“营改增”扩面。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完善农水、水电上网价格形成机制。

深化社会事业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最低工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建立基层“一门受理、协调办理”机制。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期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抓好教育、卫生等领域改革。

(二)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法治凉山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州,加快构建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法治凉山新格局。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两所一庭”建设,夯实依法治州基层基础。健全群众权益保障体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引导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注重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广泛开展“凉山好人”评选活动,大力倡导守法重德的社会风尚。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提升彝区、藏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做好城市和散居地民族工作,加快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

加强平安凉山建设。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全面落实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办法》,加快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进“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切实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依法治理网络环境。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监管责任,提高监管能力,加快构建技术检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认真贯彻实施新《安全生产法》,健全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快推进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全面推进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完善行政权责法定体系。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推行“三个清单”制度,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创新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提高政府依法决策水平。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等机制,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政研、文史机构、社科联、行政学院、高校、决咨委和民间智库作用。改进地方行政执法体制。精减政府执法队伍种类,推进行政综合执法;科学界定行政执法权限,严格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健全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机制,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监督问责机制;依法规范和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州政协的民主监督,诚恳接受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各项规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十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突出抓好土地出让、矿产开发、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十个重点领域的整治和规范。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腐败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遵循“三严三实”要求,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挑战多、压力大,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克服困难,夺取胜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为实现凉山同步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和说明

1.三大片区:即安宁河谷地区、大凉山彝区和木里藏区。

2.两大类区:即加快发展区和综合扶贫开发区。加快发展区包括西昌、会理、会东、冕宁、德昌、宁南、盐源、雷波、木里9县市;综合扶贫开发区包括普格、布拖、昭觉、金阳、美姑、甘洛、越西、喜德8县。

3.全企入网:即支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业务,逐渐形成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

4.全民触网:即促进广大消费者网购网销,扩大网络消费。

5.有线电视模数转换改造:即将模拟信号制作传输改造为数字信号制作传输,使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更好、画面更清晰。

6.十项扶贫工程:即省委、省政府为支持大小凉山扶贫开发制定的彝家新寨建设、乡村道路畅通与大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教育扶贫提升、职业技术培训、特色产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构建、产业发展服务、卫生健康改善、现代文明普及工程。

7.十项民生工程:即省委、省政府安排实施的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工程。

8.六项民生计划:即省委、省政府为支持藏区发展制定的新居建设、教育发展振兴、医疗卫生提升、社会保障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扶贫解困行动计划。

9.劳务开发双百工程:即到“十二五”末全州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00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00亿元。

10.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省政府支持大凉山彝区教育发展的计划。目标是:盐源、昭觉、喜德、甘洛、雷波5县教育事业主要指标到2016年达到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到2018年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普格、布拖、金阳、越西、美姑5县教育事业主要指标到2016年接近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到2018年达到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

11.“9+3”免费教育计划:即省委、省政府加快彝区、藏区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9+3”指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彝区、藏区学生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旨在利用内地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彝区、藏区学生学到技能、顺利就业,最终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这一计划已列入全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12.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即文化部、财政部促进藏羌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涉及青海、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等7省区的11个地市州。

13.绿色家园:即利用盐源监狱搬迁后留下的闲置土地和房屋资产建设的集公安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技能培训、身心矫治康复和社区康复安置为一体,总体容量近2万人的全国特大型综合戒毒康复基地。

14.“12348”法律援助热线:即2014年7月在全州开通的集在线咨询、在线宣传、在线申请为一体的法律援助咨询服务热线。

15.四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6.“三公”经费:即公务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经费。

17.七高五铁:即G5京昆高速泸黄改扩建、西昌-香格里拉、西昌-昭通、宜宾-攀枝花、乐山-西昌、乐山-巧家、德昌永郎-会理7条高速公路,及成昆铁路扩能改造、西昌-宜宾、攀枝花-昭通-遵义、西昌-香格里拉、雅安-甘洛5条铁路。

18.“十九条”支持政策:即国土资源部支持我州扶贫攻坚的19条特殊支持政策,重点在用地计划指标、土地综合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工矿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露天采矿临时用地、矿产资源勘查、矿业权审批、控制性矿种的配额和地灾防治等方面给予支持。

19.五个一律:即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前置条件;对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为前置条件的,一律不再进行前置审批;对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前置条件,除确有必要保留的外,通过修法一律取消;核准机关能通过征求部门意见解决的,一律不再进行前置审批;除特殊需要并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外,一律不得设定强制性中介服务和指定中介机构。

20.2个全省高端成长型产业项目:即万凯丰稀土新能源5亿安时高能储氢动力电池及成组生产线、江铜稀土资源和伴生元素综合开采项目。

21.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即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目前我国唯一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涵盖我州西昌、冕宁、德昌、会理、会东、宁南6县市,攀枝花市全境以及雅安市石棉、汉源2县,规划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纳入开发的战略资源包括钒、钛、稀土、碲、铋。

22.“1286”产业园区培育计划:“1”即整合成凉工业园区、西昌太和工业园区和西昌城市新区,建设西昌临港产业合作开发区,培育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或省级重点工业园区;“2”即提升西昌钒钛、会理有色两个省级重点园区发展水平,力争到2017年进入全省500亿元园区行列;“8”即重点培育冕宁稀土高新产业园区等8个州级特色产业园区;“6”即加快推进会东工业集中区等6个协作配套合作园区建设发展。

23.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即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国家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全国最大的苦荞生产加工、国家优质茧丝、全国优质高原水果、全国重要的优质花卉、全国“南菜北调”优质蔬菜、国家油橄榄良种、四川最大的核桃、全省最大的草食畜生产基地。

24.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即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五大服务业。

25.六大消费热点:即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绿色、教育文化体育六大消费热点。

26.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7.长江经济带:即国务院规划建设的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2个直辖市,涵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滇中地区、黔中地区的经济带。

28.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即《四川省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15-2017年)》涵盖的我州会理、会东、宁南、布拖、金阳、雷波6县,攀枝花市仁和区、西区、东区、盐边县,宜宾市屏山县、宜宾县、翠屏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

29.两高一低:即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

30.“4+5”对口帮扶:即西昌、德昌、会理、会东4县市对口帮扶昭觉、金阳、布拖、美姑、木里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31.省20件民生大事:即改善全省农村通村公路1.5万公里;全面解决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实现全省无电村通电;改造城市危旧房棚户区30万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5万户;向农民工定向出租公租房1万套;为200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提高60岁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水平;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帮助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创业就业;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报销水平;强化“老幼病孕”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1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建设1万套周转房;提高全省644所公办普通高中办学经费;免除10万名民办中职学校三年级学生学费;治理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搬迁安置2万户农户;向三州30万户农户发放新型小粮仓;对全省4.5万个村提供公共服务经费补助;全省每个县建成1个残疾人服务中心;加强藏区包虫病预防和治疗。

32.惠农保:即我州试点开展的覆盖农村群众的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农村住房险、农村小额人身险三个组合商业保险。

33.三类老人:即60周岁以上散居城镇“三无”老人、散居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0周岁以上居家养老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人、残疾老人、独居老人;城乡低收入家庭中80周岁以上居家养老的老人。

34.“三无”人员:即由民政部门收养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公民。

35.“六长”责任制:即县市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村、居委会主任)、家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责任制。

36.营改增:即把原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

37.两所一庭:即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

38.法律七进:即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

39.三个清单:即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凉山州网-凉山彝族自治州新闻媒体平台(www.liangshanzhou.com)

 

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
凉山州网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

凉山州土蜂蜜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广告合作 | 文明上网 | 投诉建议 | 凉山新闻 |服务条款

网站声明:本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谢谢

Copyright ©2008-2021 www.liangshanzhou.com 凉山州网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13883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法律顾问:张松

川公网安备 513425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