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凉山州网首页 > 凉山资讯 > 凉山生活 >  越西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越西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编辑:凉山州网(www.liangshanzhou.com)  时间:2015-11-21 16:04:02 浏览:   【】【】【

2014越西县经济发展压力最大、矛盾最多的一年,也是自然灾害损失最重的一年。面对困难重重,经济发展受困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带领35.26万越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凝心聚力促发展、狠抓“民生、发展、稳定”三件大事。全力破解发展压力,把握重大机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着重“规划引领、交通先行、城建提升、生态打底、产业富民”五大主题,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增强工作前瞻性,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工业规划、社会民生事业、旅游事业和城镇化建设等工作,县域经济在艰难逆境中负重前行,民生改善在统筹协调中凸显成效,社会稳定在创新中实现突破,经济运行协调稳定发展。

一、综 合产业结构发展日趋平衡,区域经济发展逐渐回归真实。2014年全县现价总产出724558万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333805万元,比上年减少13274万元,下降3.82%,经济总量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9位。按可比价计算的生产总值为301945万元,发展速度为-5.1%,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7位。全县人均GDP12340元,比上年减少611元,下降4.72%。现价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8601万元,同比增长8.05%,总量在全州排序第8位,按可比价计算增加值87832万元,发展速度4.2%,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4位;第二产业增加值120976万元,同比下降18.32%,总量在全州排序第11位,按可比价计算增加值119744万元,发展速度-16.6%,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6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4228万元,同比增长5.86%,总量在全州排序第8位,按可比价计算增加值94369万元,发展速度4.5%,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3位。现价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重是32.53:36.24:31.23。

二、人 口2014年户籍人口:全年新出生人口4848人,死亡人口1383人,迁入人口4085人,迁出人口4495人。全县年末总人口352556人,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男179500人、女173056人,男女性别比为103.72:100。农业人口323850人,占总人口的91.86%;非农业人口28706人,占总人口的8.14%。18周岁以下人口127504人,占总人口的36.17%;18—60周岁人口190462人,占总人口的54.02%;60周岁以上人口34590人,占总人口的9.81%。汉族74792人,占总人口的21.21%;彝族273083人,占总人口的77.46%;藏族3824人,占总人口的1.08%;其他少数民族857人、占总人口的0.25%。全县年末总户数104479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441户,增长2.39%。2014年常全县住人口27.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74万人,城镇化率24.79%。

三、农 业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

县委、县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基地抓农业、依托龙头抓发展,逐步构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稳定粮食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大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开发农业生产资源。同时着眼于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烤烟、优质水果、油菜、马铃薯、玫瑰花为主的优势种植业不断状大,产业优势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农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农特色产品品牌效应,企业、品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使用“大凉山”品牌标识的企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17家。越西特色农产品品牌涉及29个品种38个品牌标识包装。牲畜业标准化等重点项目落实实施,州级生猪调出大县和牛羊养殖生产大县申报成功。2014年第一产业总产出180131万元,比上年增加13420万元,同比增长8.05%,实现现价增加值108601万元。实现可比价增加值87832万元,发展速度4.2%,发展速度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14位。

2014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1032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557公顷,粮食总产量116619吨,同比增长0.68%;油菜播种面积3230公顷,油菜籽产量7994吨,分别增长0.62%和2.07%;烤烟播种面积3334公顷,产量6700吨;蔬菜播种面积3383公顷,产量60400吨,比上年增长3.42%。全年种植业总产出94352万元,实现增加值63272万元。

全年四大牲畜出栏430037头(只),比上年增加11835头(只),增长2.83%。其中生猪出栏301400头,同比增长2.7%;牛出栏13457头,同比增长3.08%;羊出栏115180只,同比增长1.22%。全年家禽出栏266808只,同比增长3.15%。全年肉类总产量24806吨,比上年增加652吨,增长2.7%。其中猪肉产量21180吨,比上年增加546吨,增长2.65%;牛肉产量1108吨,羊肉产量2048吨,禽肉产量470吨。年末四大牲畜存栏490491头(只),比上年增长0.0.37%。其中生猪存栏206458头,比上年增长0.28%;牛存栏67132头,比上年增长0.33%;羊存栏216901只,比上年增长0.46%。年末家禽存栏351418只,比上年增长0.34%。全年畜牧业总产出75310万元,实现增加值37369万元。

全年林业总产出8228万元,实现增加值6395万元;渔业总产出634万元,实现增加值41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出1607万元,实现增加值1146万元。

四、二产业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活力增强,投资拉动二产发展作用明显。2014年第二产业总产出374696万元,实现增加值120976万元。

1、工业我县紧紧围绕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积极应对繁重的节能减排任务,坚持效益与质量并重,生态与环境并行,进一步严把行业准入条件,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加快水能资源、食品加工开等节能环保企业发进度,积极整合有效资源,形成了以电冶、水能、水泥、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为主体的工业架构体系,“一区五组团”格局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014年全县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77337万元,比上年减少-26.39%,总量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12位。工业可比价增加值75260万元,发展速度为-24.6%,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6位。

2、固定资产投资强化工作举措、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做好做实投资工作。极做好项目入库工作,加强项目储备,努力争取国家、省、州项目对农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项目投资力度,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大力支持房地产、酒店、旧城改造等项目发发展,带动投资向全县各领域纵深延伸,拉动经济快速发展。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作用增强。201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4个,本年竣工项目19个,累计完成投资240583万元,比上年增加15163万元,增长6.73%。按行业分类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50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23%,第二产业投资2441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0.15%,比上年增长-71.5%;第三产业投资201173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3.62%,比上年增长43.8%。按资金来源划分:企业和公司自筹资金投资20231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4.09%,比上年增长0.6%,农户投资资金1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23%,其他资金投资23273万元,占总投资额9.68%。按资金用途划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872万元,比上年增长407.52%,占总投资的13.25%,产业投资122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7%,比上年下降85.7%,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176711万元,比上年增长65.3%,占总投资额的73.45%,其他投资19800万元,比上年下降25.84%,占总投资额的8.23%。全年建筑业总产出198449万元,比上年增长1.4%,实现增加值43639万元,比上年增长1.4%,建筑业总量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0位。建筑业实现可比价增加值44484万元,增长速度1.8%,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名第13位。建筑业在二产业中的比重达到36.07%,建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五、交通运输加快解决交通瓶颈制约问题,扎实推进城乡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越西人民期待多年总投资2.45亿的中冕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动工,年末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1.7%。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峨眉至米易段在越西率先动工。总投资8537万元新建村道87.9公里,实施通村通畅公路80公里,通村通达17.9公里。投资1447.6万元建成公路护栏65.8公里。2014年末全县累计公路里程1282.2公里,比上年增长20.83%,运输部门继续规范整顿道路运输市场,整合运力,交通运输能力明显提高,2014年全县客运周转量346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8%,货运周转量662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15583万元,实现增加值8304万元,比上年增长7.38%,在全州17个县市中排名11位,发展速度5.8%,在全州17个县市中排名6位。

六、消费和国内贸易。

各项富民惠民措施落实到位,促进各层次消费增长“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开拓市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提升国内贸易行业档次,整顿农贸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各种消费需求。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制定各种有利措施,促进房地产发展的同时拉动建筑材料、装修材料、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增长。富民惠民工程纵深推进,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1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075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9%。总量和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第8和14位。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1886万元,同比增长11.83%,发展速度11.2%,总量和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第7和3位。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548万元,同比增长8.99%,发展速度6.3%,总量和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第9和14位。

七、财政金融2014年全年财政总收入159811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992万元,比上年减少6119万元,下降26.48%,总量和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第10和17位。全年税收收入15721万元,比上年下降11.52%。其中国国税收入8626万元,比上年增长29.7%。地税收入7095万元,比上年下降36.2%。公共财政支出159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3.46%,总量和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第8和9位。

2014年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9393万元,同比增长15.7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2393万元,比上年增加37708万元,增长17.5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3150万元,同比增加5.7%。金融保险业总产出7955万元,实现增加值6223万元,同比增长21.0%,发展速度19.7%,金融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在全州17个县市排第8和2位。

八、教育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克服财政不足困难,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科教强县战略深入实施,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体制,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齐头并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改善,学生入学率、升学率不断提高。狠抓师德师风,校长、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全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4年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38715万元,比上年增长14.92%。“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学生入学率、升学率不断提高,2014年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1727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40.27﹪,比上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4﹪,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5.5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06﹪,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86.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34.0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62.54%,比上年增加1.31个百分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

2014年教育行业全年总产出20372万元,实现增加值14454万元,同比增长3.32%。

九、卫生和文化事业1、卫生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医疗卫生投入逐步加大,医疗设施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十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重点疾病防控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县卫生经费投入2233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38万元,增长21.40%。全县年末共有床位860个,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87名,其中,持执医生283名,护士276名,其他卫生服务人员205名。全年总诊疗180486人次,其中入院治疗38070人次,医疗收入7500万元。2014年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总产出8115万元,实现增加值3858万元,比上年增长3.32%。

2、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3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289个村(社区)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农村免费放映公益电影3468场。全年累计发放安装1.1万套“村村通”数字电视设备。总投资5.6亿元的文昌故里旅游景区观音碧潭扩建工程已经完工,文昌大庙一殿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群众性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多采,文体活动如火如荼。2014年文化体育娱乐业总产出1213万元,实现增加值454万元。

十、各项社会事业。

1、 营利性服务业以信息传播、房地产、居民服务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健康发展。2014年房地产行业实现增加值106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3%。居民服务业总产出7606万元,实现增加值4072万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总产出5678万元,实现增加值2861万元,比上年增长2.54%。

2、非营利性服务业国家对各级组织投入加大,一般公共管理服务水平逐渐提高。以教育、卫生、文化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为主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拉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全县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0186万元,比上年下降0.98%,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38.56%,占GDP总量的12.0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发展相对平稳。全年一般公共管理服务支出12249万元,比上年减少13.77%。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总产出39637万元,实现增加值21634万元,比上年减少994万元,下降4.39%。

2014年全年第三产业总产出171388万元,比上年增长6.53%,实现增加值105374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灾后重建加快推进,其他事业协同发展以“解决民生,维护民权、保障民利”为准则,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培训,增加就业机会,拓宽了就业领域,提高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中有组织规模输出的规模和比重,切实有效地推动了城镇就业发展。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2014年全年共计5.71万农村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340元,比上年增加100元。6385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4.96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参合率98.80%。全面统筹解决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和低保老人新农合参保资金,老年人高龄生活补贴全部兑现。通过各种措施,城乡居民收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根据城乡一体化调查统计,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30元,比上年增加712元,同比增长13.75%,总量和速度在全州排序第11位和第8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65元,比上年增加1449元,增长7.7%,总量和速度在全州排序第13位和第10位。

十二、民营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全力破解发展压力,把握重大机遇,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打好“产业、资源、项目、扶贫、人文”五张牌,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民营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4年全县工商登记企业、个体户期末总户数4119户,比上年增长16.4%。其中个体工商户3668户,比上年增加434户;私营企业346户,比上年增加149户。工商登记年末注册资金105151万元,比上年增长85.2%,其中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7975万元,占注册资金总额的7.58%;私营企业注册资金68732万元,占注册资金总额的65.3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0717万元,比上年减少19789万元,下降8.32%,可比价速度-10.1%,民营经济总量和速度在全州排序第9和第17位。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为57.1%,比上年减少3.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2777万元,比上年增长7.9%,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81%;第二产业民营增加值97237万元,比上年下降21.87%,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0.38%;其中民营工业经济实现增加值76687万元,比上年下降26.4%,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9.16%;建筑业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55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4%,占建筑业增加值比重为47.09%。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50703万元,比上年增长9.3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12%。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壮大的最主要力量。

2014年全县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143088万元,比上年增加6515万元,占GDP比重为42.9%。

 

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
凉山州网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

凉山州土蜂蜜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广告合作 | 文明上网 | 投诉建议 | 凉山新闻 |服务条款

网站声明:本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谢谢

Copyright ©2008-2021 www.liangshanzhou.com 凉山州网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13883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法律顾问:张松

川公网安备 513425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