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凉山州网首页 > 凉山资讯 > 凉山生活 >  凉山少数民族文化期盼百花齐放

凉山少数民族文化期盼百花齐放

文章编辑:凉山州网(www.liangshanzhou.com)  时间:2015-05-17 10:10:05 浏览:   【】【】【

1月21日,记者在西昌见到了来自宁南县的吴钢。虽不是布依族,但自从接触到布依族文化,吴钢就决心要建一个布依族文化产业园,以保护和发扬这个少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文化。

事实上,凉山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还是四川少数民族类别最多的市州,境内主要居住着14个世居民族。日前,凉山评审建立首批州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除了彝族文化外,会东傈僳族、宁南布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也入选。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凉山少数民族文化如何百花齐放?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去年火把节期间,凉山州第四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开幕,藏族、布依族等民族传统表演竞相登台,赢得阵阵掌声,其中泸沽湖摩梭历史经典舞蹈《欢乐的甲搓》荣获一等奖。

摩梭姑娘在跳舞。 图片均由克惹晓夫提供凉山境内14个世居民族分布在全州各地,多样性的民族文化资源被列为全州五大优势资源之一。截至目前,凉山已先后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8项,省级名录105项,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名录1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总量均排名全省第一。

记者查询目录看到,除了摩梭甲搓,还有藏族民歌(藏族赶马调)、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等也已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入选省级名录的则更多,不过多是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文化。“散、弱、小,是凉山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克惹晓夫说,相对彝族、藏族来说,该州其他少数民族人数比较少,分布也不太集中,但在大部分地方,依然保留着他们比较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传承和保护多为民间自发从宁南县城驱车50余公里,到达西瑶乡和新华乡,在那里,居住着4000名左右的布依族,人数虽不多,却至今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吴钢的妻子王连莲正是新华乡中村的一名布依族妇女。“第一次到老婆家里,一碗香醇的特酿米酒让我对布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有了兴趣。”吴钢说,自己虽然也是宁南县人,但在跟妻子接触之前,对同处一个县的布依族从未有过了解。

事实上,和吴钢一样,很多土生土长的凉山人,对于身边的其他民族文化,都并不太了解。“由于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让少数民族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些文化,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传承和保护问题逐渐凸显。”凉山州非遗保护工作委员会一位专家说,目前来看,凉山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仍多为民间自发行为。

吴钢正是自发保护民族文化的一位行动者。目前,他正和村里的一些传承人一起,搜集宁南布依族相关历史沿革、文化特色、民族习俗等内容,并筹备建立凉山布依族联合学会。在此基础上,他们打算配合当地旅游产业规划,成立布依族文化产业园,同时,组建小学生布依族合唱团,进一步保护和发扬布依族文化。“目前,越来越多的布依族年轻人外出打工,成立文化产业园除了让更多人了解布依族,更是希望通过这个产业园让布依族年轻人能够留下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吴钢说。

这样的模式,凉山已有成功案例——德昌傈僳水寨。2003年,德昌县沙坝村开始推出安宁河漂流项目,在村民谭承勇的带领下,当地村民依托漂流项目成立了德昌县沙坝傈僳风情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建设傈僳水寨,推出傈僳族歌舞表演、特色餐饮等民族风情生态旅游产业,现已成为德昌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从目前来看,原生态的傈僳族风情表演很受市场欢迎,也为当地傈僳族村民带来了经济收益。”如今是德昌县沙坝傈僳风情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谭承勇说,现在在申报傈僳族民族风情文化博览园项目,预计今年启动,2017年底完工,届时,在文化博览园中,将集中展示傈僳族的民俗文化。

凉山尔苏藏族姑娘。

百花齐放期待政府主导行走泸沽湖,让人心动的除了纯净的湖水和蓝天,还有摩梭人神秘的走婚文化。

2014年初,投资4000万元的摩梭博物馆正式开馆,去年下半年,摩梭家园建设及摩梭文化保护工作委员会又启动了摩梭文化传承者认定工作,将对摩梭达巴文化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对摩梭文化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同时,摩梭家园及泸沽湖景区管理局也将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拿出资金,对摩梭大家庭给予扶持。

但并不是所有民族文化,都如摩梭文化般幸运,有摩梭家园这样从省到地方的专项规划。“民族文化保护,很需要政府主导。”克惹晓夫说,文化保护,需要人和钱,即使一些文化可以通过生产性保护实现产业化,但至少前期的挖掘、整理等工作,仍需要大量投入,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就是为了让文化遗产保护从单个项目上升到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据《关于组织申报凉山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通知》要求,要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必须是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在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价值观、民间信仰和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人群聚居空间。“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凉山州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局机关党委书记安图说。

据凉山州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方勇介绍,成立实验区后,将以项目方式,开展具体保护措施,包括利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记录。

随着全州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县市也开始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据宁南县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罗梅介绍,今年,县上启动了专门针对布依族的文化保护项目,前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队,到当地调查走访。“我们去调研发现,当地群众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当地小学课堂开设了布依族歌谣课。”罗梅说,经过整理,现已梳理出布依族一些特色文化项目,除了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节日,还有布依族婚丧嫁娶习俗、服饰、古调、刺绣、扎染、打糍粑等内容。

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取得联系,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谢谢,凉山州网-源凉山新闻网/图百度图库

凉山州网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

凉山州土蜂蜜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广告合作 | 文明上网 | 投诉建议 | 凉山新闻 |服务条款

网站声明:本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谢谢

Copyright ©2008-2021 www.liangshanzhou.com 凉山州网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13883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法律顾问:张松

川公网安备 513425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