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凉山州网首页 > 凉山资讯 > 走进凉山 >  五彩凉山资源独厚环境优美 投资不容错过

五彩凉山资源独厚环境优美 投资不容错过

文章编辑:凉山州网(www.liangshanzhou.com)  时间:2015-03-22 12:12:48 浏览:   【】【】【

亲爱的投资嘉宾,如果您因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来到四川,那么,您是否想了解:哪里的资源最丰富?哪里的投资环境最可信任?

告诉您:凉山,不容错过。 作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核心区,凉山不但有国内独厚的资源,还有正在打造的中国西部最优亲商环境。

五大资源打造国家战略资源核心 凉山资源,富集度高,组合性好,开发潜力巨大。

水能资源富甲天下。可开发量6924万千瓦,占全国的15%、全省的57%,国家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规划建设的14座100万千瓦以上电站中,凉山占10座,总装机5700多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骨干电源点。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位于川滇地轴成矿带,被誉为“中国的乌拉尔”,已探明矿种103种,有相当储量的60种,特大型、大型矿床30处。其中轻稀土氧化物保有储量278万吨,居全国第二;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全省第一,铜、锡、钴、钼等占全省的80%左右;铁矿资源保有储量15亿吨,钒钛磁铁矿12亿吨,居全省第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评估,即将正式批复。

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土地广袤、光热富足、雨量充沛,是四川三大林区、三大牧区之一。安宁河谷平原是全省第二大平原(960平方公里),被誉为“川南粮仓”,是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地区。烟叶、蚕茧、马铃薯、苦荞麦、花卉等农产品享誉全国,其中烟叶产量280万担左右,占全省的75%,是全国市州级第二大优质烟区。

旅游资源绚丽多彩。地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腹心地带,自然、人文景观组合良好,有代表性景区景点160多个,4A级景区3个,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7个,邛海—泸山、螺髻山、泸沽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闻名中外。

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彝族歌舞服饰、泸沽湖摩梭文化、木里藏乡风情等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异彩纷呈。有全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博物馆,“彝族火把节”已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摩梭文化有“人类母系社会活化石”之称。会理县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五管齐下创西部最优亲商环境 正在打造中国西部最优亲商环境的凉山,依托一流资源,引进一流企业,落实一流项目,培育一流产业,促进一流发展。目前制定了最优政策,创造最优条件,建设最优环境,为商业投资提供最优服务。

资源优先开发。围绕重点项目,支持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围绕链条延伸,支持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度加工;围绕综合利用,支持优势资源地质勘察和矿山开发。

土地优先安排。年度用地指标优先安排符合投资强度、建设密度、投入产出强度和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投资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重大产业项目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特殊用地一事一议、全力协调安排。

财税优先扶持。享受国家、省支持凉山税收优惠政策,投资重点鼓励类项目享受税收减免和受益返还政策,对支撑性强、带动力大的引进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对鼓励类新投资项目从缴纳税收年度起按州、县市财政所得10%~50%的比例连续五年给予扶持。

金融优先协调。构建信贷支持“绿色通道”,量身定做金融产品,优先享受贴息优惠和信用担保,支持企业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融资。

服务优先保障。“一站式”审批、“全过程”服务,多渠道引才、聚才、用才、留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最大限度提供生产要素保障,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对一次性固投1亿元以上企业特事特办。

绿色大产业 品牌大凉山 2010年以来,凉山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大基地,培育大企业,创建大品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倾力打造五百亿绿色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12年,全州农业增加值达到215亿元,三年递增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19元,三年递增17.5%。全州农产品已拥有中国着名品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四川省名牌14个、四川省着名商标1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8个。

创建区域公共品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凉山州近年来实施了“五大工程”。 做大基地 “八大产业”有特色 近年,凉山大力实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战略,“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办法、一套班子”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在争创规模经济上做文章,全州建成“一村一品”专业乡镇88个、专业村477个。

凉山如今基本建成“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建成国家级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9个,2012年烟叶种植面积100万亩、收购烟叶280万担,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市州第二、全省第一。中国特色优质花卉基地,集中连片种植花卉2万亩,年产鲜切花3200万枝,花卉产业年总产值1.26亿元。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年种植马铃薯20万亩以上的大县4个、10一20万亩的8个,种植马铃薯240.37万亩、总产390万吨,规模、效益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中国苦荞之都”建设,种植苦荞100万亩、总产14万吨,面积与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家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建设,建成年产茧20万担以上的县1个、5—10万担的县2个,全州产茧47万担,10年蝉联全省第一。全国优质高原水果基地建设,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享誉国内外,全州特色水果种植面积97万亩、总产97.9万吨。全省最大的草食畜生产基地,肉蛋奶产量分别达66.81万吨、3.52万吨和4.46万吨,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612.15万头、45.62万头、431.64万只和2749.77万只,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四川重要的特色农产品输出基地,发展错季节蔬菜,蔬菜种植面积92.27万亩、总产231.5万吨。大力发展经济林、速生丰产林、药林化工等特色产业,林业总产值突破70亿元。

创响品牌 “三个统一”塑形象 凉山健全行政推动、企业主体,搭建平台、政策扶持,资源保护、开放合作的品牌建设机制。以统一“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识、包装和广告宣传用语为抓手,塑造“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整体形象。目前,凉山州136家企业、64个农民合作组织以及6家事业单位的718个产品获准使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识、包装。

在品牌建设上,凉山坚持统筹自主品牌与公共品牌“两不放”。集中培训、异地学习,举办品牌创建培训班,州、县市品牌创建办公室加强统筹,工商质监农部门加大支持,帮助企业跑部门、跑市场、跑份额。三年创建中国驰名商标5个、四川省名牌11个、四川省着名商标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5个。

在品牌建设上,凉山坚持统筹创建主体与农民“两头赢”。凉山出台龙头企业贷款州级财政贴息政策,三年向62家企业贴息1078万元,争取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建设资金1050万元,州投入150万元实施州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全州180家龙头企业,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52.1亿元、三年递增15.3%。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到2400个、三年递增11.2%。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135万户次。

在品牌建设上,凉山坚持统筹诚信与质量“两注重”。组建凉山苦荞、花卉等15个产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制定特色产业地方标准6个、修订完善20个,发布《凉山苦荞茶》等三项地方标准。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广泛开展“诚信凉山”主题活动,以诚信链打造品牌链。

育强企业“三项措施”壮主体 凉山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2家龙头企业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理事。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80家,2012年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贷款2.8亿元,为1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324万元。

加快合作组织发展。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7家、全国示范合作社1家。全州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到2361家,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18家、农民专业协会305个。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挥合作、中介、载体、服务等功能,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10万户次,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4500多人就业。农民合作组织成员10.2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35万余户。

全面开放“四方合作”拓市场 凉山近年巧借外力、借梯登高,推进开放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跑“部”进省争取支持。国家烟草专卖局支持“国家烟叶科技开发中心”落地西昌建设,11个“大凉山”烟叶品种搭乘“神八”遨游大空。与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签约厅州合作协议,深化成—凉、“川、滇、黔”十市州区域合作。

走出“山”门搭建平台。与津巴布韦、荷兰分别开展烟叶、花卉生产技术合作。深化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发展生猪养殖、饲料加工、葡萄酒等产业。

以节“搭”台拓展市场。借力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食品博览会、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专辟“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展示展台。成功举办“2011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成都展销周”、“2012大凉山苦荞产品成都展销周”,销售收入、签约协议创同类农展会新高。

推进产销对接。“大凉山”特色农产品进驻家乐福、沃尔玛、红旗连锁等30多家企业以及京、津、沪等大城市、大卖场销售。 产村相融“五新一体”建新村凉山近年把“百乡千村”新村建设工程作为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把握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五新一体”要求,整体规划、分别实施,安宁河谷地区成片推进、大凉山彝区和木里藏区整村推进新村新寨建设,新村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0年以来,整合项目、捆绑投入187.06亿元,启动建设新寨新村1534个,惠及农户16.83万户。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强化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理念,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要求,以“一村一品”、“一家一园”为载体,连村成块、连乡成片建成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格局。

凉山简史 凉山自古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过凉山,巧渡金沙江、召开会理会议、举行彝海结盟,在中共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1950年凉山解放,1952年成立凉山彝族自治州,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一步跨千年”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78年,原凉山州和西昌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古老凉山迈入新的发展时期。

凉山名片 全州幅员6.0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7万,辖17个县市。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城区海拔1510米,年均气温16.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最中国生态名城,举世闻名的航天城。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252.2万,占总人口的50.7%。 凉山实力 2011年,凉山地区生产总值1000.13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115.6亿元,成为全省千亿GDP市州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均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首位。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122.7亿元,增长13.8%,总量全省第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5.1亿元,增长21%,总量全省第三;公共财政总收入137.5亿元,增长18.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0.1亿元,增长25%,总量全省第二。

 

源于四川在线/图源于百度图库
凉山州网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

凉山州土蜂蜜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广告合作 | 文明上网 | 投诉建议 | 凉山新闻 |服务条款

网站声明:本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谢谢

Copyright ©2008-2021 www.liangshanzhou.com 凉山州网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13883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法律顾问:张松

川公网安备 513425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