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凉山州网首页 > 凉山资讯 > 走进凉山 >  凉山将建火把节传承传习基地

凉山将建火把节传承传习基地

文章编辑:凉山州网(www.liangshanzhou.com)  时间:2015-03-21 18:06:52 浏览:   【】【】【

)12月2日晚,记者在西昌见到了刚从法国巴黎返回西昌的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游小军,谈起中国彝族火把节暂未列入人类非遗名录,他说:“感觉很遗憾,但很正常。”

 

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巴黎开幕,会上对此次申请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46个申报项目进行了审议,最终包括中国彝族火把节在内的12项暂未列入非遗名录。

 

集中呈现彝族传统核心文化 中国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中最为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其中四川省凉山州和云南省楚雄州,是现今传统节日习俗和节庆仪式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火把节在彝语中称为“都则”,意为“祭火”,每年在彝历猪月下弦月第九日(仲夏之季)举行。在为期三天的节庆里,按“祭火─庆火─送火”的程序,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包括节日牲祭宴飨火神和祖先;打火把照田驱虫;选美和赛装;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等民间竞技;朵洛荷、达体舞、口弦、月琴等歌舞乐表演。作为一个传统节庆、承担着教育、娱乐、审美、交流等多重社会功能,集中反映了彝族传统的核心文化。

 

2006年,凉山与楚雄联合申报的彝族火把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列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预备候选名单。“作为彝族火把节的重要分布地之一,凉山州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申报世界遗产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紧锣密鼓地启动了申报程序和一系列筹备工作。”据中国彝族火把节申报项目执行负责人、凉山州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局机关党委书记安图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的火把节不仅完整地传承保留下来,而且随着节日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凉山一张重要的名片。

 

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差异据了解,中国彝族火把节暂未列入人类非遗名录的主要原因是,委员会认为,中国彝族火把节中的斗牛、斗羊等传统民俗体育竞技活动似乎涉及暴力,附属机构在《2014年工作报告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申报评审报告》中这样说:“为防止提交的遗产项目涉及冲突、对抗或暴力——不论是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还是人与动物之间——申报材料的编制应当格外地谨慎从事,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引起社区误解,并着眼于鼓励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对话和相互尊重。”

 

“是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而导致的这一切。更多的是对火把节传统民俗活动的一种误解,我们应该坚持文化自信”,安图有点激动地对记者说。

 

“彝族认为,火把节并不仅仅是人类的节日,而是天地万物共同的节日。例如传统火把节歌谣《则哟》中唱到:‘贫穷富贵都要来过火把节,林中鸟兽也要来过火把节,世间万物都要过火把节……’斗牛、斗羊,正是让它们也来参与这个节日的一种把人和动物平等看待的观念。”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专家、参与项目申报和制定保护计划的彝族学者马尔子解释,事实上,在彝语中,斗牛其实是表达为“牛摔跤”,只是翻译为汉语时,使用了“斗”这个字,以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最后又把斗牛、斗羊翻译为“利用动物搏斗”。

 

不仅如此,据马尔子介绍,彝族之所以在火把节有斗牛、斗羊的传统,还因为火把节时间正是酷暑时节,彝族人长期观察到寄生在牛羊犄角里的寄生虫会让它们瘙痒痛苦,因此牛羊本身就会通过互相追逐、角抵来排出或杀死寄生虫,举行斗牛、斗羊比赛,能让动物更健康地成长,“在比赛中,只要有一方输了,人就会出来阻断比赛,不会让胜利一方继续追逐,避免造成伤残。”

 

“实际上,牛和羊,都是彝族最尊重、爱护的动物,作为一个生活在山区的以农耕为主的民族,需要牛来帮忙犁地,而羊毛则可以通过编织,为人提供衣物。”马尔子介绍,所以在凉山流传着很多人类宁肯自己挨饿也不让牛羊挨饿的故事。

 

据游小军回忆,会议审议时,关于火把节项目是否尊重可持续发展和有利于促进社区和群体间对话这一问题辩论了近两小时,差不多是所有审议项目中耗时最长的。

 

采取多种措施传承保护 12月2日,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在北京学习的凉山州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方勇,对于落选一事,他遗憾中不乏淡定“虽然暂未列入非遗名录,但火把节的保护工作不会停顿,接下来将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守护、维系这项弥足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人类非遗名录其实也只是一种保护措施而已,我们对火把节的保护措施还会很多”。

 

据陈方勇介绍,未来几年,凉山将着重从调查确认、保存建档、传播宣传、教育推广、传承振兴、学术研究和对话交流等方面,增强火把节的生命力与存续力。据了解,楚雄和凉山两地计划在开展火把节文化资源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火把节数据库,收集整理和出版发行相关丛书;编写和发行双语版的火把节乡土文化教材,将火把节教育列为当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同时,建立火把节民间传承基地,和火把节传习所,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并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

 

“不仅是火把节,包括其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需要加强传承、保护。”陈方勇说,例如今年凉山花大力气,组织凉山州歌舞团首次编排了民族歌舞剧《彝红》,将凉山的红色文化与彝族元素进行了充分融合,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源于四川在线/图源于百度图库
凉山州网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

凉山州土蜂蜜

关于我们 | 网站申明 | 广告合作 | 文明上网 | 投诉建议 | 凉山新闻 |服务条款

网站声明:本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谢谢

Copyright ©2008-2021 www.liangshanzhou.com 凉山州网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13883号-1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法律顾问:张松

川公网安备 51342502000017号